健康資訊分享

您是否曾看到運動員身上貼著五顏六色的貼布?或者自己也因為痠痛、運動傷害而想嘗試?這就是近年來超級夯的「肌內效貼布」!它並非痠痛藥布,主要由特殊的波浪紋路以及外層仿皮膚通氣布材的延展性組成,且只有貼布縱軸有彈性,隨著溫度提高有助於黏著。貼布本身並不具有藥物成分喔。

現在安全意識抬頭,許多人家中會幫長輩安裝扶手,尤其是在浴室廁所這樣濕滑的環境。扶手除了能協助長輩預防跌倒之外,也能提升生活的獨立與便利性,但有時家裡環境不適合釘牆,或是有移動扶手位置甚至攜帶外出的需求,那是否有什麼其他的好選擇呢? 以下我們推薦一些相關的免釘牆扶手:

在服務的過程中,小編很常被問到一件事:「長輩走路沒力需要助行工具,剛好親友送了一台輪椅,可以讓長輩推著走嗎?」 這確實是個物盡其用的想法,無論在醫院或是社區中,也常見到使用這樣的助行方式。但以步行安全的層面來說,把輪椅當助行車使用其實是暗藏危機的。為什麼呢?

隨著年齡增長,核心肌力、下肢肌力、平衡感的衰退,或是肌少症、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的影響,都讓長輩在起身時會遭遇到困難,甚至有勉強起身後又摔倒的風險。這時我們會想幫長輩添購適合的起身輔具,但打開網路搜尋時,「起身扶手」、「床邊扶手」等等名字都好像,但各項輔具長得又不一樣!? 那怎麼挑選才能符合長輩的起身安全需求呢? 這邊針對市面常見的起身輔具為大家做個簡單解析。

現代的工作型態越來越多樣化、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,加上3C用品盛行,手部的使用負擔持續增加,長期重複的使用手部或是維持錯誤的姿勢,痠麻痛的症狀可能就會悄悄地出現囉。痠麻痛症狀的背後可能隱藏著掌、腕、肘部的相關疾病,置之不理的話,症狀會不斷惡化,後期更可能會影響到手部的功能,不可不慎!以下我們針對三種手部常見的疾病—腕隧道症候群、媽媽手和網球肘做個簡介,定期幫自己和親友做簡單的檢視,如有疑似的症狀,建議盡快尋求醫療協助喔。

電療與熱敷是物理治療最常使用的兩種儀器治療方式,隨著持續緊湊壓力大的生活步調, 腕隧道症候群、媽媽手、網球肘、五十肩、頸椎骨刺等都是現代社會常見的疾病,加上健康意識抬頭,越來越多人會主動至復健科求診。電療與熱敷這兩項治療幾乎適用於上述疾病的症狀處理,那麼,這兩種治療是甚麼原理、對症狀有甚麼幫助,又適用於甚麼狀況呢? 以下讓我們做個簡介